為澳門精神點讚!
发布时间:2017-09-02 06:05:00 来源:本站
“天鴿”肆虐,“帕卡”來襲,在半世紀未見的巨大颱風面前,數十年老樹連根拔起,經受得起考驗的澳門人卻屹立不倒,這充分體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澳門精神內涵。值此危難時刻,澳門社會各界彼此扶持、同心協力,不分膚色、族群、年齡、職業,都積極主動地加入到救災援助的隊伍中,在此期間,我們也收穫了“六大感動” ——
感動一:駐軍增援城中佳話
千名駐澳部隊官兵接獲指令便立刻趕往重災區協助市民救災,經過連續三天三夜的高效工作,解放軍已完成本澳11個區域的災後清理任務,累計面積約107.6萬平方米,運送垃圾700餘車。這些在澳門安定繁榮時不易看到的身影,卻在澳門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義無反顧,讓市民更堅定了戰勝風災的信心。
感動二:公務人員晝夜奮戰
風災過後,澳門各個社會機能面臨嚴峻考驗,政府高層及基層工作人員全員出動,取消假期,不分晝夜堅守崗位、不畏艱難、各司其職、竭盡全力搶險救災,尤其是紀律部隊、醫療部門等前線工作人員,關鍵時刻爭分奪秒地排除險情、救死扶傷,令人動容。恪盡職守的精神為澳門公職人員樹立起良好的形象。
感動三:社會義工萬眾一心
家園備受風災摧殘,澳門街坊鄰里迅速組織成義工隊伍,逐區協助救災及做好善後工作。得知不少居住在高層樓宇的獨居長者欠缺食水和食品,在停電的情況下,義工們爬上數十層樓宇,為弱勢群體送水送糧。不少義工堅持下班後仍騰出時間繼續服務社區。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也鼓勵了更多人加入到服務市民、守護家園的隊伍中。
感動四:澳門各界踴躍施援
天災無情,但“小城有大愛”。 立法議員、人大代表、各級政協委員、中央駐澳機構、公務員等帶頭救災,以及澳門社團、商販、市民等社會各界凝聚成一條愛的長河。社團開放場地給受災市民休息、設立免費膳食派發點,商舖免費派水派糧,義務幫助有需要的市民修補門窗。
感動五:媒體和新生代表現突出
為了第一時間及時全面準確的把颱風肆虐情況,以及災後各界攜手克服困難、守望相助的動人消息向廣大市民作出報道,前線記者不惜冒着颱風風險直擊採訪,並不怕艱辛堅守工作崗位。
在這次搶險救災中,不乏看到90後和00後為救災而義無反顧的身影,他們主動組織同學和朋友在街邊頂着惡臭和異味,協助清理殘枝敗葉、清掃垃圾、清除雜物,幫忙送水送飯給弱勢群體,面對災難時刻的一些謠言,勇於義正辭嚴地反駁,呼籲市民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讓人看到澳門的希望、國家的希望。
感動六:國家和兄弟城市雪中送炭
國家商務部及時組織調運物資施援。風災第二天同樣受災的廣東省政府連夜緊急調派20輛消防水罐車,各地市政府集結力量密切配合,急澳門所急,24小時內向澳門運送大中型發電機、抽水機、消殺器械等救災裝備及生活用品等一批批應急救災物資。香港相關組織、機構及義工也及時募集物資送至澳門,支援有需要的市民。兄弟省市的鼎力相助,讓澳門市民感受到了患難見真情。
每年8月是澳門旅遊業旺季,但“天鴿”侵襲對旅行社、導遊、酒店、零售、餐飲、運輸等旅遊相關行業造成巨大損失,澳門旅遊業界同仁沒有考慮各自得失,而是選擇共同面對——暫停接待旅遊團,並在國家旅遊局和澳門旅遊局的協調下,要求遊客延遲來澳,冀望為澳門災後重建略盡綿力。
本澳抗擊風災展現出的守望相助的 “澳門精神”,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這一個個鮮活故事,也是旅遊業界宣傳澳門、講好澳門故事的生動內容。
正是有這些感人事跡的鼓舞,定能增強澳門這座旅遊城市的復原能力。9月2日澳門開始重新恢復接待旅遊團,希望世界各地遊客一如既往支援澳門旅遊業發展。讓我們共同為澳門加油!為澳門精神點讚!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而不懈努力!
澳門旅行社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