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更为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重构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秩序提出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期,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合作,不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努力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创立“一带一路”科学院,冲破西方围堵,提升我国科技话语权。建议在澳门创立“一带一路”科学院,更好整合沿线科研资源,促进沿线国家科技创新与合作;更好谋划“一带一路”未来整体布局和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可以从主体、资金、研究机制到成果应用各环节开展国际合作,切实体现“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彰显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包容胸怀,提升我国国际形象。
二是设立华商资源配置交易所,按“三向六位一语系”出台投资交易便利化的政策,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三向”是指以澳门为基点的三个资源配置方向,即内地、澳门和海外;“六位”指内地、澳门和海外之间双向互动有效配置资源;“一语系”指葡语系经济体,通过实体经济强化以澳门为枢纽的中国与葡语系区域商贸合作往来。可在国际范围内打破区域利益、资源信息、投融资、体制机制、人才流动等壁垒,推动全球华商资源海外基地的建设,实现华商资源集约优化。建立“政府引导+驻点牵线+协会协调+华商参与+企业运作”的营运模式。由相关部门指导,在澳商贸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团体配合下,成立交易所专项基金和项目运营企业,有效推进“1+4”多元产业发展,并借助政府驻外机构招才纳贤,组建华商交易所全球运营精英团队,成立分支机构发展海外华商联盟。同时建立资源配置智库,开展项目资源收集、分析、筛选、风险评估、匹配、交易等工作,通过合理高效的沟通和快速灵活的协作机制,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效匹配,为国内外华商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资源交易服务。
三是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超前谋划我国参与制定国际经贸新规则的路径。我国自贸区、自贸港是推动FTA的直接抓手,相互降低关税则是促成合作的关键筹码,应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中欧BIT谈判、CPTPP谈判和DEPA谈判,并以此为契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先行先试,提升各类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化水平。借助主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等国际论坛和受邀在其他国际论坛发表主题演讲的机会,与参会国家分享中国对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构想,必要时专门举办“国际经贸新规则论坛”,以推动形成全球共识。围绕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展开体系化研究和基础储备。鼓励专家学者运用统计数据、数学模型对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现有规则的执行效果进行量化研究,对国际经贸规则评价标准展开定量研究,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经贸理论进行批判性研究,对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中间品贸易、数字货币等国家经贸新问题实施前瞻性研究,为更大力度更广领域参与新规则的构建提出优化方案。大力培养具备国际产业、行业领导力的人才,将有影响力的非政府间国际标准组织纳入现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统计体系,尤其是要鼓励高校教师积极谋取行业标准组织或产业联盟的话语权。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澳门万国控股集团董事长)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7月18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