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促进国际合作的“中国智慧”贡献之一,从顶层设计和规划层面逐步走向落实,不仅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2018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来自企业,他们是企业的决策者,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抢抓这一机遇“走出去”的践行者。在他们看来,”一带一路”建设就如新时代的机遇“挖掘机”,不仅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契合沿线国家发展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展开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创造了新机遇。
受访的代表委员表示,企业无论是投资建厂还是合作交流,其行动均在呼应”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导向,布局日益完善。未来,他们还会持续发力,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扭转杂音和偏见,为”一带一路”倡议更添“成色”。
马不停蹄的时代布局
“从越南、菲律宾、柬埔寨、孟加拉、斯里兰卡到埃及、南非……我们的脚印已经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40个国家,投资建设了50多个企业和海外工厂。”谈及顺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如数家珍地向记者展示了新希望在近年来“走出去”的布局。
与新希望一样,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在全国不在少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说:“随着北汽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落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了重要标的。我们在南非新建的境外最大的整车基地今年将全面投产。该厂不仅会对南非市场产生影响,对北汽在非洲的布局都将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北汽还会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若干整车基地,目前中东第二个基地正在选址中,中亚基地则进入了论证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ASF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主席刘雅煌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来,澳门万国控股集团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大力支持澳门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搭建“海上丝绸之路”上中西经贸、文化和社会交流的平台。公司不仅在缅甸、柬埔寨和波黑均有投资项目,还曾组团赴波黑、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考察访问,借此加强互联互通,为澳门和内地企业广拓商机。
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过去十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年均增长近两成,直接投资年均增长46%。2017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达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预计十年后,该数据有望突破2.5万亿美元。以东南亚为例,仅印度尼西亚就将计划建设24个港口、15个机场。”刘雅煌说,正是共商发展,互补共建,优势共享,让”一带一路”倡议极具成色,有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正因如此,面对有些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误解,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认为,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其宗旨在于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在于互通有无,共同发展。中国发挥自身在生产制造、互联网等方面的优势,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这些国家的产品和市场也为中国满足新消费需求和拓宽市场空间提供了合作机遇,这是互利共赢的。
刘永好则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际社会中存在一些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不同声音。对一件事有不同评价是正常的,但就”一带一路”建设整体而言,其不仅使中国受益,对各国都是利大于弊。“中国企业有技术、资金、生产能力等优势,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中国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需要‘走出去’,在全球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此外,中国的消费市场在升级,需要引入大量优质消费品。顺畅来往,有进有出,”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网络就此建立,合作共赢的篇章就此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