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活動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聞動態 >>
專題報道 >>
政協活動
大国竞争,人才竞争已成重要手段
发布时间:2018-03-23 03:52:01 来源:本站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近日有报道称,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介绍,为了吸引大学毕业生前往参加湖州的招聘会,不仅提供了500~1500元路费的红包,还对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了众多优惠政策,如实习期间提供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如果大学生来湖州工作,不仅有创业补助,还有住房补贴,且湖州所有景点全部免费。
如今,全国两会已经结束,但有关人才的热议仍余温未散。近日,在由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两会沙龙——建言新征程”研讨会上,聚焦于国家如何留住全世界的高精尖人才,与会的政协委员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之争”。
刘雅煌委员:企业可尝试对学生进行事业性投资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对于这些年海外留学人员的流动情况,全国政协委员,澳门万国控股集团董事长刘雅煌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以前海外留学人员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选择留在国外,到目前80%以上的海外留学人员都选择回国,海外留学人群的回流证明了国家的强盛。不过,祖国的发展不仅需要我国留学海外的人才回流,还应吸引更多的全球人才留在中国。”
有数据显示,在2004~2013年的10年间,我国为吸引国外人才,发放了7356张绿卡,相比之下美国每年发放的绿卡数量以百万计。不过另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加快了处理进程,在2016年发放了1576张绿卡,与2015年相比涨幅为163%。
刘雅煌认为,目前人才正面临全球化竞争、产业细分和跨界融合的两极化,以及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格局。在德国这样的工业先进国家,服务业比重仍高达近80%;几乎没有工业与农业的香港,服务业更是高达99%。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今,面对全球化竞争格局,国际人才竞争是必然。
“随着产业的细分,单一的产业很难做大,现在越来越需要金融、旅游业以及互联网等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对跨界、跨模式、跨业态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刘雅煌强调,在人才的培养上需要创新性,应该有更多的企业进驻校园做创新服务。
在刘雅煌看来,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找工作需要时间适应,为了使毕业生能更高效精准地对接工作岗位的需求,国家教育部门应该重视企业直接进入校园,辅导学生如何进入社会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甚至可以进行一些事业性的投资,以及与初创企业的合作、孵化等,这也符合国家双创的大政方针。”刘雅煌分析,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将是培养人才很好的抓手。“美国硅谷形成得早也是因为斯坦福大学直接引入‘企校’之间的合作。”刘雅煌强调说。
洪明基委员:为大湾区人才提供自然、熟悉、方便的环境
“在上海,我的一些外国朋友中文都说得很好,他们在中国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但到了退休年龄大多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的孩子在中国读十几年书,但随后还会继续前往海外深造,最终大多都留在海外工作。”全国政协委员,CCG常务理事、香港洪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洪明基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讲述,“在香港,很多老外都已经三代了,广东话和我一样好,熟知中国历史,积极参与香港当地社会活动,为香港做出了很多贡献。”
在洪明基看来,中国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北京的中关村以及深圳等地的整体活力与竞争力与国际相比毫不逊色,但目前我国拥有的人才仍是以13亿国民及几千万海外侨胞为主。而在美国,人才聚集库资源来自全世界,比我国多了约1倍以上。”洪明基预测,未来50~100年中,中国的发展最终将落在人才竞争的问题上,下一步如何将世界各地人才聚集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出力显得尤为重要。
洪明基认为,如果说过去40年,香港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资本和科技方面,那么“在未来50年,到2049年,希望香港能在积极培养人才方面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深入研究如何将香港的软实力转移到大湾区。”因此,洪明基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应考虑特事特办,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香港的人才扎根大湾区,将侨胞扎根在大湾区,以侨带侨,形成良好的人才集聚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表示,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因此,洪明基建议,让港澳人才扎根大湾区,应在教育、生活、就业、医疗等问题上为其提供更为自然、熟悉、便捷的政策环境,方便其在内地居住生活。
朱征夫委员:国籍已成为争夺人才的重要手段
小王在十几年前前往德国深造学习,由于考虑到自身发展及来往各个国家签证便捷性等问题,几年前毕业后他选择留在德国并加入德国国籍。“如今大国间的人才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发达国家都在通过投资移民、精英人才等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吸纳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浩天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朱征夫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强调,鉴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人才争夺的迫切性,国籍已成为争夺人才的重要手段。
因此,朱征夫建议,将《国籍法》第九条,关于中国公民在海外居住,取得国外国籍后自动丧失中国国籍的相关规定删除。据了解,我国《国籍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朱征夫认为,这一规定在制定时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如今的情况已不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如果自动丧失国籍,无异于将人才拱手相让,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人才的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