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僑資僑智推“一帶一路” 劉雅煌指逾六十國區
发布时间:2016-06-10 03:07:32 来源:本站
國家提出“一帶一路”戰略,華僑發揮着怎樣的作用?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劉雅煌表示,澳門擁有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僑眷,未來可充當“一帶一路”的“超級中介人”角色,通過當地華僑對當地文化、環境、語言、投資法律等熟悉了解,匯聚僑資僑智,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內地企業進行第三方合作,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劉雅煌表示,“一帶一路”沿線涉及六十五個國家、九十七個港口城市,四十四億人口,經濟總量約廿一萬億美元的GDP,分別約佔全球人口和經濟總量的六成三和兩成九,八成的世界文化遺產也都在沿線國家。
提供二次貢獻平台
改革開放初期,華人華僑對中國招商引資作出不少貢獻,“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將為海外華商提供一個“二次貢獻”、發揮才智的平台。“一帶一路”周邊沿線地區集中四千多萬華僑華人,相信在參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定能發揮獨特且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機無限,過去十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年均增長近兩成,直接投資年均增長四成六。去年首季度,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二千三百六十億美元,預計十年後,貿易額有望突破二點五萬億美元。以東南亞為例,僅印尼就將計劃建設廿四個港口、十五個機場。內地有七千萬家企業,但“走出去”的企業只有不足兩萬家,企業走出國門,亟需澳門這一僑商平台牽線搭橋。
劉雅煌續稱,澳門優勢顯著,東臨香港、南眺海外,西瀕橫琴新區、北接珠穗城鐵,五小時航空圈覆蓋三十億人口。近年來,官方性質的“中葡國家經貿合作論壇”高層對話會議,成效顯著,為中國與葡語系乃至延伸至周邊國家的跨國合作提供了先進經驗。此外,澳門是著名自由港,隨着粵港澳國際“大灣區”和橫琴開發的逐步深入,澳門作為“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承接地區優勢日趨明顯。
三向六位一語優勢
至於澳門如何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劉雅煌指出,澳門與中國內地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緊密經貿合作從未間斷。被納入“一帶一路”戰略,可從宏觀戰略層面定位澳門“三向六位一語系”優勢。其中,“三向”是指以澳門為基點的三個資源配置方向,即內地、澳門和海外;“六位”指內地、澳門和海外之間兩兩雙向互動有效配置資源;“一語系”指葡語系經濟體。並依託這一優勢,推動萬僑創新最大程度匯集澳門及世界僑資僑智,加速構建全球華商資源市場配置中心。
他建議,澳門形成“一中心、兩翼、三地、多點”粵港澳海洋旅遊戰略新格局。一中心,是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把粵港澳地區打造成粵港澳國際大都會,粵港澳自由旅遊區;兩翼,是以澳門為中心,左翼的穗珠澳城際軌道,及右翼的港珠澳大橋交通帶;三地,指澳門、香港和廣東省三個賦予不同功能性的地點,統籌粵港澳資源,建成具差異化的特色旅遊區,推動社區文化旅遊建設;多點,意為深化發展海洋旅遊產業,並向國際會展業、文化創意產業跨界整合,打造產業融合的旅遊度假項目,如海洋科技館、遊艇自由行、海洋文化創意街區、生態水域、漁業文化體驗館等項目。並把這些項目與國際和內地市場結合,逐步完善和豐富粵港澳合作模式,孕育經濟適度多元的新增長點,把握好“一帶一路”為澳門旅遊市場帶來的黃金發展機遇。